廣東中專升學網為廣東初中升學考試民間信息交流平臺,本站主要為廣東中考生提供中專、中職、技校的擇校、報考指導服務,權威信息請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和各中職招生院校官方信息為準。
廣東中專升學網為廣東初中升學考試民間信息交流平臺,本站主要為廣東中考生提供中專、中職、技校的擇校、報考指導服務,權威信息請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和各中職招生院校官方信息為準。
廣東初中升學網為大家整理了廣東中職中專技校及廣東中考的有關資訊:近年來,廣東中職教育體系日漸完善,中職升學渠道逐步拓寬,本篇文章為廣大有志學子詳細介紹了2024年廣東中考重大調整:部分科目可開卷考試!計分科目減少?的信息,希望對大家順利報名、入學有所幫助!
根據以往慣例,中考政策一般五年一調整,上次集中調整是2018年,2023年又逢調整年。
2023年3月8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的發布,意味著廣東中考新一輪改革拉開序幕。
在收集了各方意見后,2023年8月31日,廣東省教育廳在官網正式發布《關于印發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
一、新一輪中考改革的背景
根據近幾年國家和廣東省對教育改革的若干重要政策文件,廣東新一輪中考改革的總體方向為:
1.提高教學質量,繼續穩固基礎學科的地位;
2.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引入綜合評價機制;
3.減輕學生學習和考試負擔;
4.保持中考招生普高和中職結構科學、合理;
5.確保中考招生公開,公平、公正;
6.希望通過中考改革,與新高考相銜接。
二、廣東中考改革意見的要點和解讀
1.實施時間和周期
新中考改革從2023年秋季入學的初一新生開始實行,實施周期為五年,即2026年中考施行,2031年結束。
解讀:此次中考改革不影響目前在讀初二、初三的學生,這兩屆學生依舊采用各地原中考實施方案不變。
預計年底內,廣東各市會出臺中考改革具體實施方案,我們拭目以待。
2.完善中考招生錄取模式
根據《意見》,明確在2026年左右各地市需要建立完善基于中考成績,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中考招生錄取模式。
解讀:中考成績將不再是考生升學的唯一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考生和家長要更加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爭取讓綜合評價的內容更充實和亮眼,評價結果等級更高。如果要考取優質高中,盡量確保綜合素質評價達到“優秀”(即A)。
家長務必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并提醒孩子遵守校紀校規,不要給綜合素質評價“減分”,那樣可能會影響孩子升學。
3.考試科目
新中考的考試科目與舊中考基本相同,覆蓋初中階段學習的全部科目,即文化科目(9科):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道法、歷史、生物學、地理。其他非文化科目(3門):信息、體育和藝術(包括音樂和美術)。
提醒:初中階段所有學習的科目都要認真學、認真考,非主科也一樣很重要。
4.考試內容
難度適當,題量適中;
減少死記硬背、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
增加綜合性、應用性、探究性和創新性的內容。
解讀:以往靠死記硬背和刷題拿高分的時代已經結束,各位家長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擴大知識面,注重學習方法和效率,培養孩子創新思維,既要“勤”學,更要“巧”學。
5.全省統一命題
按照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要求,各地要盡快落實省級區域統一命題。社會各界也希望能真正實現全省統一命題,這是大趨勢。
根據省教育廳公布的《意見》,廣州和深圳繼續單獨自主命題,其他19個地市則全部由省統一命題。
廣深單獨命題,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此前,大多數人會認為新一輪中考,包括廣深在內的21個地市會實現統一命題,目前看來,未能完全實現。
參考全國其他省區的中考改革,大多數省份也并沒有真正實現全省中考一張試卷,一般省會城市會單獨自主命題,例如湖北武漢、湖南長沙等。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同時也是廣東省教育改革的前沿城市,賦予自主命題的權利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廣東是全國為數不多有2個自主命題城市的省區。
廣深未納入全省統一命題.廣深與省內其他城市的教育水平相比明顯更高,同時廣深是教育創新改革的主要城市之一,需要給予一定的自主權進行教育改革探索,因此單獨命題也合情合理。
特別說明:這里說的統一命題僅限9個文化科目,體育、藝術(音樂和美術)、信息和物化生實驗繼續由各市自行組織命題和考試。
6.考試方式
筆試為主,采取開卷考試,計算機考試,實踐考試等采用多樣化考試方式。
解讀:新方案首次提出部分科目可進行開卷考試,其實中考開卷考試已經不是先例,湖北等省部分地市早已實行部分科目采取開卷考試,比較常見的是道法采取開卷考試。
未來廣東部分地市可能會將道法等少數門科目以開卷形式進行考試。這個舉措樣可以讓學生減少記憶內容和時間,多一些時間進行探究和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此舉對于不喜歡記憶,偏理科的學生,將是一大利好。
部分科目可進行合卷考試,分別計分,這在其他省區部分地市早已開始實行,比如將物理化學合卷,道法歷史合卷,生物地理合卷。這樣可以減少考試次數,減少考試負擔,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減負。
7.考試時間
各科考試時間整體沒有太大變化,給予各地市較大的自主權。
解讀:除九門文化科外,其他科目的考試時間由各地市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不做統一要求。
8.各科考試時長
語文和數學兩科120分鐘,外語90分鐘(不含聽說),物理(不含實驗操作)和歷史80分鐘,道法、地理、化學(不含實驗操作)和生物學(不含實驗操作)60分鐘。體育,信息和藝術三科考試時長由各市自行確定。
解讀:數學考試時間變化最受各界關注,新中考數學考試時間較以往增加30分鐘,不少考生和家長擔心數學考試內容會增加,難度會加大。數學難度大概率會繼續保持近兩年比較簡單的總基調,不會太難,但不排除考試內容會適當增加。
9.各科分值
各科卷面原始分:語文、數學和外語(含外語聽力或聽說30分)三門主科各120分,其他各科為100分。
特別說明: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分數不低于每門科考試總分的10%,即不低于10分。
各科中考成績計分方式:
A.語文、數學、外語和體育四科以分數形式呈現。
B.其他各科可以分數、等級形式或“合格/不合格”呈現。
C.具體各科成績呈現方式,折算系數由各地市自行確定。
D.《意見》并沒有明確要求語文、數學和英語三門主科以120分(及折算系數為1)計入中考總分,這點與以往有所不同。
E.除語文、數學、英語和體育四科外,至少將道法、物理、歷史和化學納入中考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也就是說至少有八門計分科目。鼓勵將地理和生物納入錄取計分科目,探索將藝術納入錄取積分科目。
F.明確提出體育計分權重不低于中考總分的8%。
G.鼓勵采用分數+等級或僅用等級的招生錄取辦法。H.可探索在各門科目成績合格的前提下,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錄取科目的機會,對接新高考選科。
10.優化錄取批次
采取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同等批次招生錄取。志愿和錄取類別設置為名額分配、自主招生和統一招生三個類別。
解讀:目前,東莞等部分地市將普高和中職分兩個批次錄取,普高在前,中職在后,普高錄取結束后再進行中職錄取。根據新中考方案,明確中職和普高同批次錄取,不分先后。
未來不少地市的中考志愿填報將會有較大變化,普高和中職可以在同批次混合填報。這對中職是重大利好,可能會“撿漏”一些成績不錯的學生。普職同批次錄取對考生志愿填報將是巨大的挑戰,普高和中職的組合選擇和取舍考驗著考生和家長對于考生的成績水平和升學目標的準確把握。
以上就是有關2024年廣東中考重大調整:部分科目可開卷考試!計分科目減少?的信息,僅供參考,最終招生情況請以報考當年實際招生情況為準。更多廣東中職中專技工招生信息、廣東中考資訊,敬請關注廣東初中升學網,也可以點擊加入微信群獲取專業老師指導>>
相關推薦:2024年廣東中考改革變化解析:影響未來初中升學的重要舉措
本文標題:2024年廣東中考重大調整:部分科目可開卷考試!計分科目減少?@中考生,快來測一測適合報考的學校吧!
根據模考/估分情況,測算錄取概率,提供針對性的升學方案...我是:
考生情況:
填寫信息,獲取結果:
免責聲明
掃一掃添加企業微信
與廣東中專升學專業老師, 一對一咨詢,在線實時為你解答疑問!